以前李书福曾说过,“汽车就是四个轮子+沙发”,而现在看来,这样的车子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出行需求,反观结合用户需求的研发布局才可以说是“对症下药”。
在以前,我们认为汽车只不过是一个代步工具,只要耐造就是好车。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近两年企业也开始将视线聚焦在“智能座舱”领域,使诸如大尺寸触控屏、多屏联动、智能表面、情感引擎、多模交互等新兴技术得以迅速普及。也许有人会觉得上述这些功能很鸡肋,但不能否认的是,正是这些功能的出现,汽车也变得越来越智能。
比如在你饿了的时候只需发出指令就可以让车辆带着你去最近的餐馆,再比如当你累了的时候疲劳检测系统就会介入,提醒你靠边休息,而有时你只需一个手势就可以让车辆把正在播放的音乐关闭。甚至有些品牌的智能座舱还具备了自我学习能力,帮助汽车完成从出行工具向出行管家的转变。
“智能座舱”是大势所趋
放眼市场,当前无论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还是相关的科技公司,都争相在“智能座舱”领域跑马圈地,以抢占智能座舱生态圈的主导地位。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46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因此我们断定,“智能座舱”是大势所趋。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智能座舱”都将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力点,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科技公司转型做“智能汽车”的根本原因。